关羽张飞一个卖枣一个杀猪,他们都没有武术功底,为何后来会成为战将呢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有这样三个人在桃园结义。一个编席织鞋,一个卖枣贩豆,一个屠猪卖肉。后来这三个已将近中年的人,一个建立蜀汉,一个威名远扬,一个三军统帅。那么这些平民式的人物,是怎么能做到拥有顶尖的功夫,名震天下的?他们有没有拜师学艺过,这一身功夫是从何而来的呢?据《三国志·蜀书·关张马黄赵传》记载:“关羽字云长,本字长生,河东解人也。亡命奔涿郡。先主于乡里合徒众,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。先主为平原相,以羽、飞为别部司马,分统部曲。”关羽,曾经是河东郡解县人,后来因为战乱逃亡到涿郡,遇上刘备在家乡招兵买马,就与张飞一起当了刘备的护卫。在正史中没有提关于关羽和张飞的具体来历,后因百姓对两人忠义仁勇的敬佩,民间小说家创作出不少故事来满足众人的好奇心。也就有了不同的功夫来历说法。他们的功夫来自于兵书秘籍。《三国志·关羽传》裴注引《江表传》,记载着:“羽好《左氏传》,讽诵略皆上口。”在《三国志·吕蒙传》中也提到:“斯人(指关二爷)长而好学,读《左传》略皆上口,梗亮有雄气。”《左传》是一部史书,但又善于描写战争,又算是一部兵书。另外就在元代杂剧《刘关张桃园三结义》中也提到他熟读兵书:“曾把黄公三略读(《黄石公三略》,兵家上乘之略),数年久困在乡闾。”张飞对读书人也十分敬重,《三国志》中评价:“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。”,张飞对神机妙算诸葛亮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,可见学习兵书策略是武将的一种修养。功夫高强离不开武器的助攻。《三国志》中描写关羽斩杀颜良:“羽望见良麾盖,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,斩其首还,绍诸将莫能当者,遂解白马围。”关羽是刺死颜良的,先使用有突击刺杀功能的长型武器,之后再提佩刀斩杀他。这场对战赢就赢在出刺之快以及武器的锋利。在《三国演义》小说中,张飞使用的是丈八蛇矛。《三国志》中提到的则是“表卒,曹公入荆州,先主奔江南。曹公追之,一日一夜,及于当阳之长坂。先主闻曹公卒至,弃妻子走,使飞将二十骑拒后。飞据水断桥,瞋目横矛曰:‘身是张益德也,可来共决死!’敌皆无敢近者,故遂得免。”当时曹操攻打荆州,刘备逃亡江南。张飞只带着二十多人的兵力断后,他站在桥头,怒目举起了茅。张飞的厉害一定程度上是武器的厉害,这为他带来底气。书别地注意了此处的横矛,作为一名大将,那么他的兵器的长度和重量想必也是可观的。总而言之,按历史发展规律,从初出茅庐到功成名就威震四方,关羽张飞在无数次战役中也是积累了不少经验的,除了先天的力量强大,体格勇猛,后天的策略以及熟练度也为他们的作战提供了帮助。